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寶島香樟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寶島香樟》(館藏編號110-00160)彩墨作品,是藝術家黃光男於2016年所創作的作品。《寶島香樟》為由三件畫作構成,每件畫作在構圖上皆可獨立成作,在細節上又彼此呼應,三件畫作並列又可成為完整巨作。右側作品上方落款為「寶島香樟早聞名,南洋杉裡映人情,神榕百年庇鄉里,雞鳴五德是天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者,乃歷史又明典,智慧之彰顯旨在集思廣益匯融人文,以教大眾之聖言也,茲以連作神榕香樟」。左側上方印章為朱文「竹泉堂」,右側上方印章為朱文「丙申」,右下印章為朱文「真善美」。中間作品上方落款為「高杉為題描寫自然之性,鳥雀之情並雞冠花紫彩花為景,祈求年年天眼照前,五德共鳴則處處吉祥矣,丙申八月黃光男於臺北」,後有二印鑑朱文「黃」、「光(朱文)男(白文)」。左側作品落款為「公曆二千一十六年九月石坡黃光男作於臺北竹泉堂之書房」,下方印鑑為白文「黃光男」。《寶島香樟》畫面為三棵巨大香樟、南洋杉及榕樹,葉子分別以不同深淺的綠色呈現出變化層次。畫面下方為盛開的雞冠花及牽牛花,而作者還在茂密的三樹枝葉中,安排多隻白頭翁、喜鵲及麻雀藏於其中,讓畫面更顯趣味,同時歌頌臺灣的自然美景和人情味,還引用《論語》和人文精神融入其中,傳達出對鄉里福祉、文化傳承和集體智慧的讚美。 黃光男(1944- )畢業於屏東師範學校(今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及國立臺灣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並於1985年取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1993年取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黃光男於求學期間,分別受到傅狷夫、金勤伯、陳丹誠、胡克敏、王秀雄、鄭善禧、黃君璧及林玉山的指導,作品融合各家風格。黃光男的水墨作品深受傳統技法的影響,他擅長運用傳統的筆墨技巧,如皴法、點染等,來表現山水、人物和花鳥等題材。然而,他在運用這些技法時,不僅忠於傳統,還進行了大量的創新,使得作品既有傳統韻味又具現代感。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201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