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泉堂菜蔬水墨速寫圖卷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竹泉堂菜蔬水墨速寫圖卷》(館藏編號110-00124)彩墨作品,是藝術家黃光男於2015年所創作的作品。《竹泉堂菜蔬水墨速寫圖卷》封面有「竹泉堂菜蔬水墨速寫圖卷 乙未中秋 黃光男」落款,並落印鑑白文「黃光男印」,內有13頁內頁。第一頁落款為「閒看水波青翠,偶讀屋角老莊,乙未中秋節後一天石坡黃光男撰句」,此頁四枚印章分別為朱文「竹泉堂」、朱文「石坡」、白文「黃光男印」、朱文「真善美」。第13頁(最後一頁)落款為「清景無限。乙未中秋夜石坡黃光男病癒後之作,頗有清新態勢,耑記之也」,此頁三枚印章分別為朱文「乙未」、朱文「石坡」、白文「黃光男印」。作品內頁分別為洋蔥、蒲瓜、蒜頭、白菜、玉米、菱角、小白菜、芋頭、大頭菜、竹筍、花生等蔬果,共11頁。 《竹泉堂菜蔬水墨速寫圖卷》的畫面中有種速寫般的率性與即興感,畫中並未使用任何顏色,而是以黑白墨線的變化來塑造立體感和空間感,深色的墨跡多用於描繪主體結構,而較淡的墨色則用於襯托背景或表現物象的陰影。作者擅長運用留白來增添畫面空間感,例如第二頁「洋蔥」,整體構圖偏右上方,洋蔥從畫面的右上角蔓延而下,形成自然的流動感;第七頁「菱角」畫面左下方的菱角層層疊疊,隨著視覺的上移逐漸變得稀疏,最終在右上方僅留幾個菱角散落。作者亦善於運用乾燥且粗細不一的筆觸,表現物體的細部紋理和輪廓,例如第十一頁「竹筍」,作者對於竹筍的結構、筍殼上的細紋、以及底端切開的痕跡,皆鉅細靡遺地描繪,線條帶有力度且富有層次感,並在旁邊點綴了可以搭配料理的香菇,讓畫面充滿了令人食指大動的鮮活氣息。 黃光男(1944- )於1985年取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1993年取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先後任職於多校美術教師,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投入美術教育及美術館管理工作數十載。求學期間,分別受到傅狷夫、金勤伯、陳丹誠、胡克敏、王秀雄、鄭善禧、黃君璧及林玉山的指導,作品融合各家風格,畫作中常融合中國水墨傳統題材及西方繪畫技巧與形式,並勇於實驗、開拓現代水墨風格。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201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