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徐州路風情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徐州路風情》(館藏編號110-00122)彩墨作品,是藝術家黃光男於2021年所創作的作品。右側的落款是「徐州路巷振鐸聲,百年樹人負笈行,春風化雨麗澤日,道尊德配見斗星。辛丑歲五月,石坡黃光男作於臺北」,右下角印章為白文「黃光男印」,左下角印章為朱文「竹泉墨痕」。從作品名稱,以及作者在畫面的落款來看,《徐州路風情》應為徐州路上臺灣大學校舍。 《徐州路風情》構圖相當有趣,畫面的主體由三棵枝幹粗大的巨樹所構成,巨大的樹體彷彿左右搖擺似地恣意生長,同時也彷彿巨大的「框架」,將畫面再切割為數個不同的小空間:三棵大樹枝葉連綿的樹冠佔據了畫面的上半部,作者使用各種綠色墨點來描繪樹葉,呈現出光線照在樹葉上及光線穿過樹葉間的光影斑駁感;畫面左側的樹枝上則停留五隻喜鵲,作者特別將這區域的樹葉打亮,讓喜鵲像是站於舞台的聚光燈下;穿過三棵巨樹的主幹,可以看到後方的校舍樓房。相較於前景的樹木使用了不同的墨色皴擦、暈染技法來表現樹木質感,後方以細筆線條勾勒的屋舍則表現得較為具體寫實。在靠近畫面底端樹根位置的前景處,與畫面最右端的中景處,畫家以傳統水墨畫的筆法,描繪數塊大石與花叢,以及位於右側兩顆遮掩在巨樹後方,作為背景的樹幹。大石上坐著三個點景人物,正於樹下乘涼休憩。在本件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創新的表現方式,氣勢磅薄的巨木形成宏觀的視野,包圍了一個又一個的微觀即景:樹上啾鳴的鳥叫聲、漫步於校園的人們、豐富的自然植被、以及古色古香的校舍,處處引發著令人懷念的氣氛。 黃光男(1944- )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投入美術教育及美術館管理工作數十載。求學期間,分別受到傅狷夫、金勤伯、陳丹誠、胡克敏、王秀雄、鄭善禧、黃君璧及林玉山的指導,作品融合各家風格,畫作中常融合中國水墨傳統題材及西方繪畫技巧與形式,並勇於實驗、開拓現代水墨風格。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202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