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元節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中元節》(館藏編號110-00121)彩墨作品,是藝術家黃光男於1995年所創作的作品。畫面左下角的落款為「乙亥福年石坡黃光男寫於臺北」,下方兩枚印鑑分別為白文「黃光男印」、朱文「石坡」,畫面右上角有一枚印鑑為朱文「一息尚存書要讀」。《中元節》為結合具體形象及平面構圖的作品,採包圍式的構圖,作者以橙紅色與黑色的簡單色塊、近乎幾何形狀的構圖,來呈現中元節祭祀場景。大面積的黑色塊框圍出上、下兩個區塊,下方區塊為正面的豬頭,淺膚色區域呈現豬的鼻子,後方的灰色塊可看出豬頭、豬耳朵的輪廓,上方區塊則以留白方式暗示豬隻身體,中間帶著淡紅墨色的線條,讓人聯想到流淌的血水,或也寓意豬隻尾部。畫中大筆觸的黑灰色,呈現出某種朦朧、陰影般的效果,這樣的視覺感受與中元節氛圍中神秘、陰沉的感覺相契合。 黃光男(1944-)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1985年碩士)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1993年博士)。他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和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是臺灣水墨畫的重要推動者。1990年代的黃光男嘗試在作品中融入西方現代藝術元素,繪畫風格大致可歸成五個方向:符號象徵、抽象造型、意象構成、平面化構圖及西方色彩運用。此時的作品更強調個人情感的表達和自然生命的細膩觀察。黃光男不僅傳承了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精髓,還將其與現代藝術觀念相結合,使作品在古典與現代之間取得平衡,展現出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9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