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陽明山嶺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陽明山嶺》(110-00120)彩墨作品,是藝術家黃光男於2021年所創作的作品。右上角落款為「陽明像立後山暾,紗帽嶺前溪水流,應見鐘鼎非順境,何比野村更悠遊。二千二十一年五月石坡黃光男於臺北」。左上角落款附近的印章為朱文「竹泉堂」、白文「黃光男印」,左下角印章為朱文「竹泉閣」,右上角印章為朱文「郭秋燕過眼」,右下角印章為朱文「真善美」。 《陽明山嶺》採巨碑式構圖,畫面上方二分之一為遠山,下方二分之一為中近景,中間有一帶狀煙嵐做遠近景空間轉換。遠景為四座圓潤山體堆疊,作者使用濃淡不一的墨點層層堆疊,除了表現出鬱鬱蔥蔥的樹林之外,也表現山體的光影感。中近景為巨石、樹林,在樹林縫隙間穿插小溪、石橋及數間小屋。作者多用較為濕潤的墨及顏料描繪前景樹木、巨石、石橋及小屋、並用淺色水墨淡染背景,畫面呈現出濕潤的空氣感。 黃光男(1944- )於1985年取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1993年取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先後任職於多校美術教師,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投入美術教育及美術館管理工作數十載,為臺灣重要水墨畫家、學者及藝術教育者。求學期間,分別受到傅狷夫、金勤伯、陳丹誠、胡克敏、王秀雄、鄭善禧、黃君璧及林玉山的指導,作品融合各家風格,畫作中常融合中國水墨傳統題材及西方繪畫技巧與形式,並勇於實驗、開拓現代水墨風格。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202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