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芙蓉花開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芙蓉花開》(館藏編號110-00117)彩墨作品,是藝術家黃光男於2020年所創作的作品。畫面上方的落款為「大溪小澗浮州煙,芙蓉花開秋實前,仰望觀音山嶺遠,欲上青雲傳子賢,二千二十年歲次庚子三月,石坡黃光男作於臺北竹泉堂書房」。另外,在落款右側印章為白文「庚子」,左側印章為朱文「石坡」、白文「黃光男」,右下有一押角章朱文「真善美」,左下還有一印章為朱文「竹泉閣」。 《芙蓉花開》大致可分為前、中、遠景三階構圖。遠景為使用淡墨渲染的遠山輪廓。中景則為這作品最精彩之處。作者使用不同濃度的綠色,來呈現葉子的向陽、背陰面,甚至用帶點褐色的綠,來表現樹葉的不同生命歷程。在綠葉當中,作者使用紅色、白色來呈現盛開的花,也更進一步使用線條,來表現芙蓉花多層花瓣及花瓣紋路的質感。前景為數顆巨石環繞的小溪。作者使用乾濕不同的筆觸、濃淡不一的墨色描繪石頭的質感,讓前景的石頭相當具有立體感及厚重感。前景的小溪則是使用一條條細紋來呈現水流動的波紋。作者還在石頭上、樹枝上穿插了10隻雀鳥,讓整件作品更顯趣味。《芙蓉花開》描繪秋天芙蓉花盛開的樣子,抬頭遠望觀音山,希望能乘青雲之志飛黃騰達,傳揚於世。 黃光男(1944- )於1985年取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1993年取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曾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為臺灣重要水墨畫家、學者及藝術教育者。黃光男於求學期間,分別受到傅狷夫、金勤伯、陳丹誠、胡克敏、王秀雄、鄭善禧、黃君璧及林玉山的指導,作品融合各家風格,畫作中常融合中國水墨傳統題材及西方繪畫技巧與形式,並勇於實驗、開拓現代水墨風格。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202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