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奇山秀水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奇山秀水》(館藏編號109-00094)是黃歌川先生1988年的蠟染畫創作。作品以山、水、天為元素,以地平線為界,透過鏡射方式來呈現青山、藍天與水面的倒影。青山遠近錯落,作者以黑色或白色的輪廓線來強化山巒的造形,而或細緻或粗獷的不規則格狀蠟染冰裂紋隨著山勢展開,藍色的天空則運用細密纖長的冰裂紋表現。作品簡潔的元素與豐富的肌理相映成趣,大自然的韻味在作者對蠟染技法的嫻熟掌控下完美呈現。畫面左下方有作者的署名「K.C.HUANG」。本件係於2020年由黃河清先生捐贈予本館典藏 蠟染是一種利用蠟防染特色的染色工藝,普遍應用於織品。蠟染過程中因蠟面破裂而致色料進入布料所產生的紋路為「冰裂紋」。1960至1970年代間,蠟染在臺灣蔚為風潮,黃歌川深為其吸引,耗費無數心血與時間,將蠟染製作程序化繁為簡,如免浸染上色、免蒸煮去蠟等,強化蠟染技法於藝術創作的應用性,讓藝術家更容易掌控冰裂紋的呈現。 黃歌川(1919-2010),福建省福州市人,福建師專美術科畢業,1949年來台定居。黃歌川對藝術創作充滿熱情與活力,不但樂於嘗試以各種媒材表達他對生命哲理的體悟,也積極參與臺灣的藝文組織與活動,如「中國水彩畫會」、「中華民國畫學會」等,以及史博館組織藝術家辦理的「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中國現代藝術展覽」等,是臺灣現代藝術先鋒隊的活躍成員。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8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