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粉緞繡百子圖枕套組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粉緞繡百子圖枕套組》(館藏編號109-00020),一組兩件,其形制、大小、布料配色、繡花主題皆相同,長約59公分,寬約39.5公分。抱枕正面繡片以亮粉紅色緞布剪裁成長方形作為底布,四周接縫粉紅色拼接亮粉色布條,並作打褶裝飾,內側鑲緄白色緞邊延伸至四角,背面採用粉紅色棉布,以一大一小兩片長方形布片縫製成口袋,開口處縫有兩顆金屬暗扣,將枕芯塞入後可扣起固定,布料表面略為泛黃,並帶有些許黃漬斑點。兩只枕套正面刺繡百子圖案裝飾,主題為男童、女童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嬉戲玩耍的畫面,圖案描繪當時的各種童玩,如:戲水、採蓮、舞龍、猜拳、打陀螺、丟沙包、摔角、舞刀劍、說故事、踢毽子、放風箏、放鞭炮、騎竹馬、提燈籠、敲鑼打鼓、釣魚、抬花轎、鬼抓人等等,細看圖案中的孩童,每個人穿著打扮、姿態神情各異,每只枕套中各有五十位孩童,加起來剛好一百位。 「百子圖」為一種繪畫題材的名稱,畫中繪有眾多孩童,祈求多子多孫之意,其典故出自於《詩經》中「周文王生百子」。在中國傳統裡,子孫滿堂被視為具有福氣的象徵,加上百子圖畫面中眾多孩童玩樂呈現出歡樂的氣氛,因此常被用來當作象徵長壽多子、家族興旺、富貴綿延的開運吉祥畫。在傳統婚禮中,新娘嫁妝或親友賀禮也常見繡有百子圖的枕套或被褥,帶有早生貴子、闔家美滿的祝福之意。 本件原為翁蟾慶女士所有,其逝世後由子女崔露裔先生、崔伊蘭女士,以翁蟾慶女士的名義捐贈給立歷史博物館作為藏品。翁蟾慶女士(1926-2019),江蘇省常熟縣人,其父翁同書(1810-1865)為清道光進士、清末名臣翁同龢(1830- 1904)之長兄。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20世紀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