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紅緞繡孔雀圓形抱枕套組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紅緞繡鳳凰圓形抱枕套組》(館藏編號109-00018),一組兩件,其形制、大小、布料配色、裝飾圖案與技法皆相同,外觀呈圓形,直徑約45公分。抱枕正面繡片以大紅色緞布剪裁成圓形作為底布,周圍鑲緄灰綠色邊,接縫六片紅色寬布條作直式打褶裝飾,間隔縫飾六片金色細布條作橫式打褶裝飾,背面以一大一小兩片半圓形紅色緞布縫製成口袋,內部填充白色布料包裹棉花作為枕芯,開口處縫有兩顆金屬暗扣。兩顆抱枕正面中央皆繡鳳凰與祥雲紋樣裝飾,採用針長直針、紮針、纏針、套針、鎖針等刺繡技法,圖案左右對稱,鳳凰呈展翅飛翔姿態,兩條長尾羽順著抱枕圓弧的形狀盤繞,使整體構圖更為飽滿,也讓鳳凰飛翔的動態更為生動流暢。配色方面,鳳凰軀幹和羽翼採用漸層藍色繡滿,搭配頸部深淺交錯的藍色繡線,與紅色底布及周圍金色布條行成對比,凸顯繡花主題,祥雲採用金黃色與紫線繡線,彰顯吉祥富貴之氣。 本件原為翁蟾慶女士所有,其逝世後由子女崔露裔先生、崔伊蘭女士,以翁蟾慶女士的名義捐贈給立歷史博物館作為藏品。翁蟾慶女士(1926-2019),江蘇省常熟縣人,其父翁同書(1810-1865)為清道光進士、清末名臣翁同龢(1830- 1904)之長兄。 本件刺繡圖案尾部造型似孔雀羽毛,但孔雀紋樣尾部應有更多「眼睛」,因此判定本件所繡的圖案應為鳳凰。鳳凰在中國古代被視為百鳥之王,根據《淮南子》記載:「羽嘉生飛龍,飛龍生鳳皇,鳳皇生鸞鳥,鸞鳥生庶鳥,凡羽者生於庶鳥。」在中華文化中,鳳凰與龍地位相當,皆被視為祥瑞的象徵,「龍鳳呈祥」更是極具中國特色的圖騰,被廣泛應用在各種吉祥喜慶的場合,繡在日用品上,帶有趨吉避凶、禳災納福之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20世紀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