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紫色軟綢印花百褶裙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紫色軟綢印花百褶裙》(館藏編號109-00007),由兩件裙片組合而成,其形制、大小、裝飾圖案與技法皆相同,本件藏品由王余招治女士捐贈給國立歷史博物館。裙片的腰帶以白色棉布製成,表面略為泛黃,中央與內側端縫有三對直布扣,將兩件裙片接合,外側兩端附耳及棉繩綁帶,便於穿著時繫綁於腰際。 裙片以深紫色軟綢為底布,表面可見些許褪色痕跡,裙片正反面皆有白色印花圖案作裝飾,馬面部分,中央印有蘭花與金龜子圖案,兩側和下方印有菊花與蝴蝶,並以花卉、圓點圖案緄邊,頂端以雙層圓點圖案排列成如意雲頭樣式,做出裙門的形制。裙門右側約五分之三裙片規則地打上數個細皺摺,由內側疊縫,製成褶裙樣式。打褶處印有多層的梅花與蝴蝶圖案,未打褶處印有大朵菊花與蝴蝶,裙擺印有成排的菊花圖案,上下鑲緄花卉和圓點飾邊。 清末民初的漢族婦女穿著主要以衫裙為主,馬面裙為常見的裙子形式,因其裙片上有寬幅的長方形裙門,狀似馬面,故而得名。早期的馬面裙由兩件裙片組成,穿著時裙門分別位於正前方和正後方,主要裝飾也集中於此,後有將兩片裙片的腰帶拼接成一條,並將裙片接合直接縫在腰帶上,簡化成一片裙的樣式。裙門側邊有時會製成打褶樣式,無論摺數多寡,通稱為「百褶裙」,另有些馬面裙會於打褶處每隔2至3公分縫一固定點,走動時如同魚鱗般閃爍,稱為「魚鱗百褶裙」。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20~194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