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白瓷觀音與童子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白瓷觀音與童子》(明代)(館藏編號100-00055),通器為白釉,中空。觀音菩薩為盤坐坐姿,施禪定印,座前各有一童子與女童脅侍在側,女童手捧一圓珠,童子則雙掌合十。 在中國,對觀世音菩薩的崇拜最早於公元前一世紀隨著佛教的傳入而開始。唐朝武則天以前,佛教觀世音菩薩造像全部是男身,此後,道、佛二教互相影響下,道教的慈航真人與觀世音菩薩形像結合,出現了按中國宋代仕女形象而塑造的「魚籃觀音」、「白衣觀音」等,並逐漸成為主流。 《明代白瓷觀音與童子》於2011年以購藏方式納入史博館館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明晚期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