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楊木木雕如意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黃楊木木雕如意》(館藏編號100-00054)此件清代如意首式為靈芝狀,取材黃楊木天然變曲,依循其形狀順勢雕琢而成,其上樹瘤盤結,瘤結皺出,宛如靈芝附木而生,意象生動,頗具妙趣。如意源於古人的「爪仗」,俗稱「不求人」,原為搔背工具。佛教於漢朝傳入後,許多佛像均手持如意,作為吉祥象徵,唐朝以後,如意的使用功能逐漸消失,裝飾功能增強,成為工藝品。由於黃楊木色黃溫潤,質地堅韌,紋理細密,硬度適中,有如象牙般光潔的效果,非常適和雕刻小型擺件,特別是隨著年代久遠,色澤愈深,更顯古樸典雅。本件不論取材、形制皆不落俗,尤其是渾然天成的自然形態堪稱一絕,極富賞玩價值。為本館於2011年所購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清中期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