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青玉龍魚珮

國立歷史博物館《青玉龍魚珮》(館藏編號71-00405)。於西元1982年入藏。為總統府第一局撥交紐西蘭華僑楊達志先生捐贈。 本件玉佩為青玉質,四周色偏棕紅。器近立三角形,以出廓立體鏤空雕刻技法,隨形琢製出頭尾相連、四足交相、對首而望的雙獾,狐狸眼、立耳、捲尾,身軀迴旋於翻騰捲曲的雲朵中。鏤空雕刻的孔洞可用以穿線佩戴,亦可作為擺飾或把玩器之用。獾與歡諧音,兩隻獾寓意交歡、合歡(闔家歡),比喻父母天長地久、歡度晚年,也比喻夫妻恩愛、美滿幸福,是玉雕常見的紋飾。 獾是活動於北國雪地中的生物,生命力強悍,其毛皮常被製成高貴的禦寒皮裘。獾的題材常見於清代肖生玉雕中,除了「獾」諧音「歡」的吉利寓意之外;據稱獾的性情忠貞,不論一方走失或死亡,伴侶則終生不另結新歡;而且獾的繁殖力強,每胎可產3至5子。因此玉雕獾、玉雕雙獾,自然成為情感歡愉、盟誓堅貞和子孫繁盛的象徵。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