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青玉珮

國立歷史博物館《青玉珮》(館藏編號71-00398)。於西元1982年入藏。為總統府第一局撥交紐西蘭華僑楊達志先生捐贈。 本件玉佩為青玉質,色偏黃。玉佩呈蛙形,以隱地凸起淺浮雕技法,於器身雕琢一對圓眼,滿飾對稱的羽紋以及穀紋,短小的四足可見明顯趾線。上端穿一小圓孔,整體雕刻線條流暢,彎曲自如,應為掛佩用。 在古代青蛙是一種生殖崇拜;因為青蛙一次可產下許許多多的卵,被視為繁衍的象徵,所以人們將玉蛙佩戴在身上,以祈求多子多福。青蛙還有旺財的美好寓意;旺財蟾蜍只有三隻腳,傳說它本是妖精,後來改邪歸正,四處吐錢給人,所以被人們當作旺財瑞獸。玉蟾也在大量運用玉雕創作之中,是一個經久不衰的玉雕創作主題,被賦予厚重的文化內涵,形成獨特的蟾文化。玉蟾有 「金蟾進寶」之說,向來被視為財富的象徵。 蛙圖騰是仰韶四大圖騰之一,蛙紋圖騰形象及變形圖案在整個黃河流域仰韶文化遺址中幾乎到處可見。商、周時期,玉工喜愛雕刻玉蛙和玉蟾蜍(土蛙)作為佩飾或嵌飾器;婦好墓、小屯西區和侯家莊西北岡皆有發現,古拙可愛。至西周,玉蟾蜍較玉蛙傳世稍多,形制卻較抽象,甚至有些傾向圖形化。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