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金漆如意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金漆如意》(館藏編號33967),為清代木胎髹金漆如意乙柄。通體髹金漆,以靈芝為飾,「如意」的名稱極為吉祥討喜,見物思名,係指遂心如願之意。如意原初柄端作指形,用來搔背,雅稱「不求」,是從日常生活實用品「癢癢撓」轉化而來的器物。至明清時期,如意已漸從實用器具逐漸轉向為陳設用品,或作為賞玩之物,或傳遞吉祥祝福的禮器,在材質、形制上更加豐富多樣。 明末清初文人雅士的書齋案頭或是富貴人家的廳堂坐榻,多有如意陳設,或有大器供觀賞,或有手中把玩文物。如意不僅是一種意涵吉祥的工藝品,更是財富與地位的象徵。如意多裝飾八仙、花卉、靈芝、祥雲、福壽、八吉祥、蝙蝠等吉祥紋飾,形成既如意又吉祥的祝頌。如此一柄金漆如意置於案頭擺設,更顯堂室雍容華貴,氣象萬千。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清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