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剔紅方盤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剔紅方盤》(館藏編號31919),為清代木胎剔紅山水人物紋飾漆盤。器外壁髹朱漆,盤面中央開光,為山水庭園景色,邊飾纏枝花卉紋,花葉相疊,花團錦簇。盤心雕飾庭園樓閣,有一高士造訪,老翁及童子以禮相待,旁有雙鹿嬉戲奔跑,河岸邊有奇石、柳樹,遠景雲霧繚繞。盤面分別以回折紋、波浪紋和斜格紋,代表天空、中景和地面,由規律重複的幾何紋刻線,豐富畫面視覺效果,營造出空間的深度感。 雕漆是漆工藝中數量、品類最多的工藝類別,據傳始於唐代的漆藝技法發展。雕漆的作法是在髹塗多層的漆地上雕刻紋樣的裝飾技法,所塗漆層少則2、30道,厚則可達100、200層。髹塗時可單塗一色漆,稱剔紅、剔黃、剔綠、剔黑;若是每隔數層變換髹飾不同顏色的漆層,所剔刻出來的漆器稱為剔彩。此件藏品為剔紅漆器類型。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清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