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激流聒聒平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激流聒聒平》(典藏編號81-00116),紙本水墨。此幅全以墨筆寫就,自畫面左下切入一巨石,上有一株松樹,生長姿態向上,觀者視線隨之引導往上,可見後有群山疊嶂,以墨色變化營造空間的深遠及樹木鬱綠的效果。畫面左上題款,鈐「劉延濤」,左下再鈐「再造河山」。成於民國四十九年,即1960年。 劉延濤(1914-2009),國民政府官員,著有中國第一本系統性法書論著《草書通論》,亦享畫名。師法清初四僧、元四家、宋北宗山水,畫面表現多用墨筆,筆墨清逸、講究意境涵養,為文人畫典型。亦為國民政府遷台初期主流書畫團體「七友畫會」的成立者之一。取自石濤的筆意呼應其個人與政府離鄉去國、丟失山河的感慨。由此,於書齋中再造河山,成為他於台灣的核心創作意識,亦於當時極力推廣文人文化作為正統的政治宣傳中具代表性的角色。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