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雙清之圖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雙清之圖》(館藏編號94-00445),四君子中之蘭竹,為畫家喜愛的主題,各有象徵意義,蘭花生長在人跡罕到的地方,能孤芳自賞、不畏寂寞。竹則以堅勁挺拔、堅貞有節、寧直不屈,堅貞高潔,書法線條兼具折轉穿插,筆法有粗有細,筆力穩健瀟洒,疏密有致。繁簡搭配,筆暈乾濕與濃淡相兼,呈現清雅淡泊的品質。尾崎秀真(1874-1952),字白水,號古村,日本歧阜縣人,1893年起先後擔任日本《醫海時報》、《新少年》、《少國民》、《報知新聞》編輯、主筆、記者,1901年赴臺任《臺灣日日新報》記者兼漢文版主筆。1910年推薦魏清德至《臺灣日日新報》工作,1911年起兼任總督府囑託,1922年4月自《臺灣日日新報》退職,轉任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編纂,與久保得二、豬口安喜共同擔任編纂至1929年,1931年出版《臺灣史料集成——臺灣文化三百年》,書中所使用之林覺「芭蕉」一圖為魏清德所藏。1932年3月與谷河梅人共同受聘為「史跡名勝天然紀念物調查會」委員,實地考察澎湖之史跡名勝,翌年進而調查全臺,1935年出版《臺灣文化史說》。此外,曾任私立臺北中學校長,在臺長達四十餘年,期間活躍于臺日文人書畫界,直到二次大戰結束後才返回日本。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魏清德的舊藏書畫文物,由其四個女兒魏美婉、魏豐珍、魏秋婉、魏淑順,以及孫女魏如琳、孫子魏拙夫在2005及2007年分別捐贈,共計327件,年代上,由明清時期到近現代的水墨、書法作品,書畫家則包括了中國、日本、臺灣及韓國。所收藏的書畫仍以「傳統」風格為主。在他的書畫收藏中很多是同時代中、日書畫家的作品,也呈現出日治時期,中、日、臺書畫界人士的往來交流活動。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3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工作地點: POINT (121.509445 25.04215),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住處: POINT (121.519306 25.02902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