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鳳凰閣秋景寫生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鳳凰閣秋景寫生》(館藏編號81-00335),溥心畬來臺之後,曾至汐止、八堵、花蓮、銀和洞、太平山、金瓜石、秀姑巒溪、大屯山、澎湖等地遊覽。根據題跋,本幅是畫位於北投山中的「鳳凰閣」。所謂「憑窗寫此」,應該歸為寫生作品。然而畫中崗巒松樹的母題,及右實左虛的布局,都與傳為唐寅的〈夢仙草堂〉圖卷頗為神似。特別是溥心畬此卷的用筆和設色都明示著唐寅的因子。 這種現象,顯示了「自然」在興起畫家創作意念時,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自然」所起的作用,並非促使畫家直接刻畫自然的皮相,而是使畫家將眼前所見與古法相印証。在「中得心源」後,以手應心,寫作書畫。所見越多,思考的層次越豐富,甚至改變古法。然而,正是在畫家「寫生」的時候,最容易看出畫家心中所最重視的典範為誰。 此畫設色,由淺至深,極為古雅。布局在唐寅的基礎上,另有新意:中段實而兩端虛。由右方起首的松石交錯,虛實互參,到中段松林,愈趨密實,極密處,見屋宇數簷,是藏亦是破。隨即山勢陡降,物象迅速沒入一片煙嵐之中。設計及勾畫都頗見膽識。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5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