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水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山水》(館藏編號77-00754)此作為紙本水墨山水畫作的題材,以略乾之筆斧劈皴畫山石,石間長滿各式雜樹與草叢,兩山之間深谷山澗流水潺潺,向右下方流去,水間點景舟楫及船頭高士一人,似在回望來時路,上方遠山高。畫家曾自言:「畫者心中並不打算以畫作取悅別人,既然是表現個人心理所想的意境,上不上色似乎不重要。雖不用丹青,墨分五色,一樣能夠表現…」雖然他的畫作也有少數是設色的,但皆屬淡。以書法線條勾以墨線,濃淡相間,再大筆潑灑與渲染,層次自分明。作者劉延濤題款「兀兀窮年筆,一枝心思耗盡,有誰知北人自愛北山好,瘦石嶙峋骨象奇,志希先生雅囑正之,六十七年春月劉延濤」。本件《山水》為民國77年楊志希先生捐贈本館典藏。 劉延濤(1908-1998)號慕黃,河南鞏縣人,詩書傳家,自幼即喜文藝書畫。1925 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預科,次年加入校內「造形美術研究社」,得胡佩衡親授畫法畫理,畢業後并推薦劉延濤入故宮,眼界大開。後被于右任延攬入監察院,任于右任私人秘書,負責編纂《標準草書》。 1949年遷臺,將《標準草書》于1967年完成十次修訂印行,期間組「七友畫會」、 「標準草書研究會」,秉性高潔,悠游藝事,所作水墨山水,筆墨酣暢靈動,自成家數,擅用筆用墨,富有詩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