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高秋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高秋》(館藏編號75-04100)此件為畫高士秋林獨坐,意境荒率蒼茫。皴線澹淡,而以細緻的筆鋒皴書及小點經營全畫迷離的秋意,點苔手法近似文徵明。畫家溥心畬題款「高秋寒自落,雜樹晚相迷,少陵詩意,心畬。高台搖落九蓮燈,下馬行人拜古塍,宮殿莫愁生蔓草,松楸已滿十三陵,華表縱橫木葉哀,羊牛日夕下空台,雙槐道是宮前樹,不見中官祭酒來,過慈壽寺,心畬」。十三陵是明代十三個皇帝陵墓的總稱,在北京天壽山。宮殿蔓草、華表縱橫,獨不見中官祭酒。詩句感傷明代皇陵的荒涼,實際即是感傷滿清皇朝,進而慨嘆「舊王孫」的命運。本作為民國75年總統府撥交吳頌堯遺存文物本館典藏。《渡海三家收藏展》 溥心畬先生為道光帝六子恭親王奕訢次孫、郡王銜貝勒載瀅次子,生母為側福晉項氏;出生滿五月即蒙恩賜「頭品頂戴」。兄溥偉為繼嫡福晉赫舍里氏所出;過繼給伯父、奕訢長子載澂為嗣並襲貝勒爵,之後承襲祖父世襲罔替親王爵位。1949年,溥心畬先遷居至舟山島,再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居台北市臨沂街。蔣中正總統曾擬授考試委員、國策顧問等職,一概婉謝。第一夫人宋美齡欲拜師習畫,傳以愧對先祖為由推辭。居台期間除擔任臺灣師範大學及東海大學教授,亦於自宅開班授徒,門生有羅青哲、江兆申等。同時赴亞洲各國講學。晚年對台灣風景事物開始觀察描繪,多幅精品今典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立歷史博物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