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十八羅漢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楊虛石《十八羅漢》,典藏編號(72-00394),紙本水墨設色。十八羅漢是指佛教傳說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由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他們都是歷史人物,均為釋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羅漢主要流行於唐代,至唐末,開始出現十八羅漢,到宋代時,則盛行十八羅漢了。釋迦牟尼佛為使佛法在佛滅度後能流傳後世,使眾生有聽聞佛法的機緣,囑咐十六羅漢永住世間,分局各地弘揚佛法,利益眾生。佛教傳到中國後,十六羅漢成為藝術家創作的題材,後來演變成為十八羅漢。本件人物表情生動,各異其趣。白描勾勒衣服紋飾,設色清雅。幅右上側題有「眾教自西而東,普度一切世界大同。石生先生方家指正,楊虛石寫於福州」。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