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錯金大帶鉤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錯金大帶鉤》(館藏編號98-00012),本件帶鉤為銅製,貌似鞋抽,但實則是腰帶扣。鉤體厚實,鉤面宏闊,以錯金銀工藝勾勒裝飾圖案,通體遍布紋飾,內容以交纏龍鳳紋為主,變化豐富,器型呈長弧形,弧線優美簡潔明快、稜角分明、光澤華美。「帶鉤」是革帶的帶頭,又名犀比、師比。是中國古代特殊服飾器。有玉製、銅製及鐵製等。可能源自西北游牧民族腰帶上的帶頭,春秋以後被中原及南方各地採用,戰國至漢代期間成為服飾流行風尚。帶鉤除了為鉤扣腰帶之外,並可作衣服的襟鉤及腰間其他佩飾的掛鉤。魏晉以後,帶鉤遂為鞢革燮帶及一般具有方形或圓形帶銙及鉈尾的革帶帶扣所取代。並以革帶上銙的質材及數目以別地位的尊卑,和現在的皮帶一樣,從束衣的作用到後期慢慢美化,並有地位高低之別。帶鉤目前傳世最多的是漢代的銅帶鉤,由於紅銅較軟,故錯金錯銀或鑲嵌綠松石的帶鉤多用紅銅,紋飾多為龍首、獸首、鳥首等。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戰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