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銀髮簪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銀髮簪》(館藏編號74-00540),為清末民初銀胎鏨刻花鳥紋三股髮釵。此髮簪分為簪首及挺兩部分,其中簪首為半月扇形,鏨刻喜鵲棲息於梅花枝頭,富有「喜上梅梢」的吉祥寓意;挺為插入髮內細長平行三股。整體造形簡潔,圖案雅緻。 簪為古時男女用來綰髮或固定頭冠的飾品,又稱簪子、冠簪,具有實用及裝飾的雙重功能,通常單股稱為簪,雙股以上稱為釵。古代女子年滿十五歲即束髮加笄,以「及笄」表示成年。簪通常以金屬、竹木、玉石、牙骨等材質製作,由於男性戴官帽時使用簪來固定,傳統女性將頭髮挽成髻鬟以簪釵作為裝飾,因此簪常作為身份地位的象徵。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清末民初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