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美國諾弗克皇家自治市200週年50分紀念幣》(館藏編號臨2111),銀質,幣面以連珠紋和繩紋各一圈劃分為三,最內圈航行中的帆船是諾弗克市徽,另有一個犁和三捆小麥,上、下緣有拉丁語「ET TERRA ET MARE DIVITIAE(海陸財富)」以及「CRESCAS(增長)」,中圈為「TOWN 1682 BOROUGH 1736 CITY 1845」和「CITY OF NORFOLK VIRGINIA」,最外圈為「BOROUGH OF NORFOLK BICENTENNIAL」、年份「1936」以及菱形和貝殼形飾紋,文字主要描述諾弗克從皇家自治市到獨立市的變遷過程,背面是諾弗克權杖,其上有「NORFOLK VIRGINIA LAND GRANT(維吉尼亞州諾弗克土地特許狀)」字樣,中間「1636」即為土地特許狀的頒布年份,兩側飾以山茱萸,其下為美國格言「IN GOD WE TRUST」、「LIBERTY」和「E PLURIBUS UNUM(「合眾為一」)」,另有「WM MES」組成的花押,為設計師姓名首字母縮寫,周圍環以國名「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和幣值「HALF DOLLAR」,雙面皆具外廓,幣邊為齒邊。此件於1966年由臺灣銀行撥交本館。 此款50分幣是1937年美國為紀念維吉尼亞州諾弗克成為皇家自治市200週年和獨立市100週年而鑄,由費城鑄幣局生產,然幣面年份係依法案規定鑄為「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