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南部厘局銀錠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南部厘局銀錠》(館藏編號83-02436),此件銀錠長6、寬5.3、高2.2公分,重385.3克,圓錠形,周緣略高,橢錠面內凹平滑,中央有一圓凸點,其外有三個戳記呈一橫二豎式排列,上方為「南部厘局」扇形戳,為徵稅的厘金局,兩側分列「宣統元年」及「匠周源義」,表示稅收年份及承鑄銀匠字號,邊緣有絲紋,錠身側面有層狀細紋,圜底有一圈狀凹陷,錠底有密集細小的氣孔,並有少數孔洞。此件於1994年入藏本館,原為樹蔭堂收藏文物。 此件為清宣統元年(1909)四川省保寧府轄下的南部厘局所徵收的厘金稅銀,重約10兩。「厘金」亦稱厘捐,源自清咸豐年間為鎮壓太平天國籌措軍餉,而在水陸要道上設置關卡徵收不同貨物的通過稅,原為應急的臨時稅,而後變成清末至1930年代常態徵收的地方商業稅,因初定稅率為百分之一,即一厘,故名厘金。 此件文物購自集藏中國歷代銀錠至具系統的臺南「樹蔭堂」,其長年積極蒐收甚為完整的銀錠千枚,1994年經本館精選購藏762枚銀錠,其品類相當完整,現為本館重要的館藏通貨文物。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