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喀什造大清銀幣湘平二錢》(館藏編號25728),幣面珠圈內為十瓣花及「大清銀幣」對讀,圈外上、下環有「喀什造」、「湘平二錢」字樣,兩側另有維吾爾文字,包括年份、2錢、喀什造等內容,錢背幣況不佳且有附著物覆蓋,珠圈內應為正面蟠龍圖案,圈外以繫結的雙葉花紋環繞,雙面幣緣皆環珠圈及外廓,幣邊具刻痕,此件為1966年由臺灣銀行撥交予本館典藏。 光緒31年(1905年)清廷為整頓幣制規定銀元以「大清銀幣」為名,光緒32年(1907)新疆喀什銀元局開始鑄造喀什大清銀幣,計量單位採用地方傳統的湘平,陸續發行的面值有二錢、五錢及壹兩,二錢幣鑄行期間為1906年至1911年。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