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武氏後石室第五石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武氏後石室第五石》(典藏編號h0001055),館藏編號h0001044至h0001086原為河南博物館保管碑拓,現由本館代管典藏,此批碑拓共33件,是東漢武氏墓群石室石刻原拓。此件為武氏後石室拓本,拓印範圍為前石室屋頂前坡東段,前石室被視為武梁之侄武榮(?-168)的祠堂,建於東漢建寧元年(168年)。圖像可分四層,第一層為駕雲車及乘奇獸的羽人隊伍,左側一戴冠執使者迎謁;第二層,有執笏使者迎謁及乘雲騎異獸的羽人隊伍,第二層除交尾羽人、卷雲、珍禽之外,右側有執規女媧及執矩伏羲,作交尾狀;第三層也是乘龍執旌的羽人出行隊伍;第四層。雷公臉部畫面雖已剝泐,仍可見手執釘鎚,乘坐於六人拉曳的雲車上,後方有風伯,前方有抱瓶托缽的雨神,第三層右側風伯呈蹲姿吹氣,前方龍、鳥、仙人、獸均呈連綿不斷的連雲紋,第四層隊伍包含羽人趕牛、羽人形卷雲、龍形卷雲、鳥形卷雲,後方跟著三名戴冠有翼的人物。此件拓本原石現存於山東嘉祥縣武氏祠保管所。 武氏墓群於現今山東省嘉祥縣,遺存包括雙闕、石碑、殘毀祠堂的大量畫像石等,石碑分屬於武氏家族的第二代武梁、武開明,以及第三代武斑、武榮,經研究復原墓地上應有四座祠堂,傳統稱為左石室、前石室、武梁祠以及後石室。一般認為西闕銘文所提到的建和元年(147年)是武氏墓地的始建年代。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