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百戲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漢代畫像磚百戲拓本》(館藏編號78-00040),此拓本為拓印漢代畫像磚表面的圖像。圖左十二盤重疊,一女頭上梳雙髻,倒立於案上,表演「反弓」;右邊一人向上空拋著三個球,正表演「跳丸」;中間一雙髻女子,手持長巾,踏鼓起舞。舞者足下例覆七盤,這情形很像漢、魏時的「七盤舞」。山東沂南漢墓石室東壁上的畫像石,也刻著這種舞蹈。《文選》卷28 陸士衡〈日出東南隅行〉詩曰:「丹唇含九秋,妍跡陵七盤,赴曲迅驚鴻,蹈節如集鸞。」,《文選》卷30鮑明遠〈數詩〉曰:「七盤起長袖,庭下列歌鐘。」兩者皆描寫此舞表現「翩若驚鴻,矯若游龍」之感,此外舞者足下所蹈並列的雙鼓,又起著舞蹈的伴奏作用,指其舞姿輕捷、妙曼,動作靈巧,如《舞賦》所云「躡節鼓陳」,李善注曰:「言躡鼓以為節。」,也如張衡《觀舞賦》中所說:「槃鼓煥而駢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