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舞樂百戲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漢代畫像磚舞樂百戲拓本》(館藏編號78-00039),此拓本為拓印漢代畫像磚表面的圖像。左邊一人在表演跳丸,中間一人手持長巾作起舞狀,最右方一人以手握槌,撃鼓伴奏。「百戲」是我國古代樂舞、雜技表演的總稱,實際上包括雜技、武術、幻術、民間歌舞雜樂、雜戲等多種藝術表演形式,在表演中多伴有音樂的唱、奏,所以,「百戲」與音樂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百戲」一詞,在漢代已經出現。漢文帝《纂要》記載:「百戲起於秦漢曼衍之戲。」在漢代,「角抵戲」又是「百戲」的別稱。》。《漢書•武帝紀》載:「元封三年(西元前108)春,作角抵戲,三百里內皆來觀。」形容了「百戲」表演場面的宏偉、壯觀。東漢張衡的《西京賦》,也曾詳細記述了漢代長安,表演「百戲」的引人入勝場面。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