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鼎人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漢代畫像磚鼎人拓本》(館藏編號78-00036),此拓本為拓印漢代畫像磚表面的圖像。圖上有一大圓鼎,豎耳蹄足,腹上有弦紋、雲紋、水波紋與垂角飾。鼎旁左、右各立一人:左邊一人頭戴高冠,身著寬袖長袍,雙手持笏而拜,應為朝廷官吏,右邊一吏卒,雙手緊握一粗繩,繩尾分岔端牢繫於鼎足。這幅圖有人認為這是「泗水繫鼎」的故事。據《史記》記載,敘述西元前219年秦滅周,周之九鼎入於秦。然而周代的九鼎之一,落入泗水。秦始皇東巡時,經過泗水,派人入河床打撈沉入水中的鼎,並利用繩索緊繫,將鼎自水下拉起,但鼎剛升起,又隨之掉落水中失去蹤影,而沒有成功的故事。見《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 第六〉:「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