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漢白虎瓦當拓本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漢白虎瓦當拓本》(館藏編號78-00014),此圖像是拓印漢代陶製瓦當表面上的圖樣。圖像中白虎張口齜牙,身隨圓心彎曲,足呈騰躍狀。白色的老虎非常稀有難得,在古代被視為神獸,惟有帝王實施「德政」時它才會出現,上古圖像中虎也是神人的坐騎。瓦當是古代中國建築屋檐上最前面的圓形瓦,位於筒瓦之前用來保護木製屋檐,以防日曬雨淋,兼具排水、美化建築的實用功能。漢代瓦當以灰陶為主,瓦當上常模印文字、圖案。古人把東、西、南、北、中分別用青、白、赤、黑、黃五種顏色相配屬,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種動物代表四方,稱之為「四神紋」或「四靈紋」。《三輔黃圖》謂:「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西漢時出現了象徵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四靈瓦當」,新朝王莽時期成為瓦當上最具代表性的圖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