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柏莊詩草手稿本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柏莊詩草手稿本》(館藏編號73-00395),縱320橫17.5公分,竹林中學邱棣華校長捐贈國立歷史博物館。丘逢甲(1864-1912),譜名秉淵,字仙根,一字吉甫,號蟄仙、仲閼、柏莊、華嚴子、痛哭生、海東遺民、南武山人,齋號蟄庵、自強不息齋、嶺雲海日樓。晚號倉海君,又作滄海君。清淡水廳銅羅灣(今苗栗銅鑼)人,籍屬彰化縣。清朝官員、詩人和教育家。十四歲中秀才,丁日昌贈「東寧才子」之印;光緒十四年(1888)中舉,次年(1889)中進士,欽點工部虞衡司主事。旋以親老告歸,先後擔任宏文、羅山、崇文書院主講,兼任《臺灣通志》總局採訪工作。甲午戰敗後上書請願反對割讓,與臺灣官紳共組臺灣民主國,並擔任義軍統領,督辦團練,以「抗倭守土」號召抗日。日軍抵臺不久,繼民主國總統唐景崧之後,避難廣東鎮平祖籍。創潮汕第一所新式教育機構:嶺東同文學堂,開新學風氣之先。1912年病逝於鎮平,臨終遺言須向南葬,以示不忘臺灣。丘逢甲乙未(1895)之前詩作,多見於《柏莊詩草》,計古近體詩249首。內渡後詩作以《嶺雲海日樓詩鈔》為主。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清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紀念館: POINT (120.64999065 24.179309642),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工作地點: POINT (121.5060047 24.97992141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