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唐張明墓誌銘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 唐張明墓誌銘 》(館藏編號29599)墓誌銘是中國古代一種悼念性的文體。埋葬死者時,刻在石上,埋於墳前。一般由志和銘兩部分組成。志多用散文撰寫,敍述死者的姓名、籍貫、生平事略;銘則用韻文概括全篇,讚揚死者的功業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銘的。 唐故玄昭監張君墓誌銘并序 君諱明字文朗武城人漢文成侯之後也神/ 謀英略命世挺生光乎先典豈資楊攉祖無/ 魏征虜將軍父伯隨平原郡蔣陵縣令英斷/ 雄略見重當時盛德在民風流逾遠君稟質/ 中和不扶自宣清文遒麗夢鳥慚其曰新雅/ 量汪汪萬頃豈云攸擬含章待價義不茍榮/ 蘊德居常俟乎有道至武德六年任玄昭監/ 清貞莅職夙夜在公動合朝儀光乎仕伍適/ □休沐搆疾終于家春秋六十有四越以貞/ 觀七年七月廿四日葬於河南縣邙山之陽/ □也有子君弘等率由孝友衷情傷慟痛風/ □之不停悲陟屺支無見嗟乎人之云亡平/ □盡矣何止舂不相杵故亦悽感行路式刊/ □石冀芳猷不朽云爾猗歟文成炎漢之/ □□聯冠冕世濟其英旋昭矯矯克嗣厥聲/ □□過隙蘭□遽傾窮泉永閟空播餘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清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