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漢《北海相景君銘》拓本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東漢《北海相景君銘》拓本》(館藏編號10655),東漢漢安二年(143)八月立。石舊在山東任城縣。碑高二二○公分,寬七九公分。碑額圭形,有穿,篆書,二十二行。陽十七行,行三三字;陰四列,前三列,每列十八字,最後一列兩長行,貫通全碑上下,行四二字。現存濟寧博物館。額題「漢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銘」。陰錄故吏名。景君,文中不錄其名,漢任城望族景氏族人,漢順帝時任大司馬,繼任元城宰,益州太守,北海相。清楊守敬《平碑記》云:「隸法易法為長,已開峭拔一派。」梁啟超《碑帖跋》:「其書勢猶含篆意」,「始見波磔,然字體猶作長方,用筆猶取圓勁。」 碑文內容為屬下慕其德而為之樹碑。字形稍長,結體寬博,筆畫平直方勁,豎筆多作「倒薤」,即懸針,在漢碑中獨樹一格。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清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