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漢元初三公山碑拓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東漢元初三公山碑拓》(館藏編號09887),全稱《漢常山相馮君祀三公山碑》,亦稱《祀三公山碑》,俗稱《大三公山碑》。刻石年月殘,清翁方綱考為東漢元初四年(117)立,石在河北元氏縣。清乾隆三十七年(1774)於河北元氏縣為知縣王治岐訪得,今在河北元氏縣西北三十里封龍山下。碑高二二八公分,寬九六公分,文凡十行,行字數不等。書法篆隸相間,與《開母》、《少室》兩闕銘有相似之處,而此碑帶有隸、草筆意,減篆之縈折為隸之徑直。文乃記述常山相馮君祭祀三公山「甘雨屢得」、「民無疾苦」。文起首有「□初四年」,當是元初四年。《後漢書.郡國志》有常山國,治元氏縣。清翁方綱《兩漢金石記》評云:「此刻雖是篆書,乃是由篆入隸之漸,減篆之縈折為隸之逕直。」清楊守敬《平碑記》:「非篆非隸,兼二體而為之,至其純古遒厚,更不待言。鄭完白隸書多從此出。」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清末民初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