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白瓷石灰壺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白瓷石灰壺》(館藏編號89-00605)。胎堅硬,小口,圓腹,圈足,頂部裝飾類似提樑之物,壺頂施一個裝飾用固定鈕。頂部並刻劃有圈紋數條環繞壺身,其餘壺身素雅無裝飾,白釉泛黃,除了底部於釉,釉均勻而薄,具古樸之感。燒年約為13至14世紀。提梁壺是用以盛放酒或水,然而,本件提樑壺的用途特殊,是為裝「檳榔石灰膏」或盛佐料的器物。尤其在東南亞地區,特別是越南一帶盛行。白瓷是中國傳統瓷器分類的一種,為含鐵量低的瓷坯,由於克服困難度比青瓷為多,故白瓷出現較晚為隋代,至明代,青瓷逐漸式微,代而起之的為白瓷、青花瓷和彩瓷。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3-14世紀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