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福」字紋瓷碗》(館藏編號89-00117)。碗外觀寫有淡青色之「福」字紋,撇口,圓腹,圈足。白釉泛黃,釉薄,製作粗略,圈足沒有施釉。碗正中央施一個鈷藍料「福」字。為民初日用之器物。福字紋是中國漢族傳統紋飾之一,常被加以圖樣化,繪製於瓷器、家具或是木雕上,以作為裝飾,寄寓求福之意。福字紋也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今北京城內,恭王府上的福字碑之「福」字為康熙少數親筆墨寶,當年康熙因為了替祖母請福,親筆傾注了對祖母摯愛的「福」與「壽」的變體字,而後病體康復,所以民間盛傳此福為天賜鴻福,也因為是皇帝的御筆,因此成為唯一不可倒掛之福字紋。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