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長沙窯青釉褐綠彩鳥形水注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青釉褐綠彩鳥形水注長沙窯》(館藏編號76-00239),本件為青釉茶壺,器形呈鼓圓形,平口無頸,蓋飾寶珠形紐,器肩一側置短圓管壺口流,一側置鳥尾形把手,壺口及壺把之間二側飾鳥翅的模印貼花,將此壺裝飾成小鳥狀,壺身施以褐、綠點彩紋飾,多彩滴流相間。壺口及壺嘴不平整,壺口周圍有拉胚不慎、經燃燒後變形的內凹痕跡。器體下方及底部未施釉,露出灰白色胎。 有唐一代文化、工藝鼎盛,即至安史之亂遭遇社會動盪,重心往南移動,地處湖南的岳州窯便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其原有的青瓷基礎發展出長沙窯,兼融三彩以來貼花、彩釉的工藝技術,並發展出「釉下詩文」等嶄新形式。也由於此時與西方貿易頻仍,特別是與波斯、大食國等國,帶來長沙窯的另一項特色,即兼融了許多西方特點,包括產生新的器形,以及帶有異域色彩的圖像。 《青釉褐綠彩鳥形水注》為最早的釉下彩作品而有名,也是最早的唐代外銷瓷。器形以輪製、模型製法、捏塑法,多半以蘸釉(浸釉)施釉。高溫(1100°)在還原氣氛(焰)製成。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於1987年購入典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唐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