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磁州窯白地鐵繪張家瓷枕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磁州窯白地鐵繪「張家」銘瓷枕》(館藏編號71-01332),此件呈六面長方形,除了枕底,五面都有施紋;最上段如意式開光內施騎馬人物和風景,左右側面設竹葉,前後正型內則是施吉祥紋,並以珍珠吉祥紋做地紋。枕上、下面左右側較高,中央略往下凹,其用意為休憩時能讓頭部較舒適。 磁州窯是北方名窯,流行於北宋、元、金時代。磁州窯器形、紋飾、技法和種類繁多。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彩繪瓷為主。白瓷裝飾有劃花、剔花、綠斑、褐斑及珍珠地劃花等。 白地黑花工藝過程是在成型的坯胎上敷一層潔白的化妝土,然後用毛筆蘸一種含鐵量較低的褐鐵礦石料在白色的化妝土上繪畫,再罩一層薄而透明的玻璃釉,入窯經高溫燒成。紋飾題材多來自民間生活,黑白色彩形成強烈的對比,具有醇厚的鄉土氣息。 此件長方造型可謂代表之作,磁州窯所燒製之枕,特性為枕面作開光,白地黑繪「鳳騰祥」神話畫面,四周繪卷草紋;側面繪製黑彩菊花紋飾,筆法精美,畫面布局高雅,人物生動傳神,意境悠遠;紋飾黑白相間,枝葉舒展,色調對比強烈,生動自然,雋秀雅致。 本件為1982年由香港求知雅集贈與入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元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