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青花小碗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青花小碗》(館藏編號29780),口徑10公分,底徑4.5公分,高5.2公分,明代之瓷器,敞口,弧壁,深腹,圈足,瓷碗外壁繪有草木紋,圈足繪有兩圈環繞線條,胎厚,釉層薄,白釉泛青全面出現開片。明、清兩代為青花瓷的生產主流時期,至今仍有大量傳世的瓷器,青花瓷是以鈷藍(CoO)為主,釉約1320度一次燒成的單色釉下彩瓷,釉中無鉛無毒性,因此普遍可以作為飲具和餐具,元代開始青花瓷技術逐漸穩定成熟,到明初永樂、宣德、成化年所燒青花瓷精緻、造型多元,進入青花瓷的全盛時期,而成為現今收藏家首先收藏且受到青睞的對象。以現價而言,一件普通尺寸的明初永、宣、成化年代之碗大致上估港幣1至2千萬。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明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