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豇豆紅膽瓶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豇豆紅膽瓶》(民國)(館藏編號07201),直口,細長頸,圓肩,圓腹,圈足。膽瓶因器如懸膽而得名,為花器,而本件膽瓶形體小巧,可能作為陳列器用,本件膽瓶可能因燒制不佳,僅在肩頸處可見紅色釉跡,其他皆呈白色。 膽瓶始燒於唐代,盛行於宋代,是常見的一種瓷器器型。豇豆紅是於清康熙晚期景德鎮創燒的一種高溫銅紅釉,因釉面酷似豇豆皮的顏色而得名,呈現深淺不一的紅色與綠色斑點。 《豇豆紅膽瓶》乃國防部第二次撥交文物,於1958年納入史博館館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