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刻花棒槌瓶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宋代刻花棒槌瓶》(館藏編號06992),因形似棒捶故名之,小盤口,長直頸,寬折肩,直筒腹,圈足底部可見旋紋且未施釉。器身修長,器肩上刻蓮瓣紋,腹部則刻以龍紋和雲紋,線刻手法並不細緻流暢,應為民間用物。牙白色釉具有北方定窯的特色,從釉色與釉質來看,應是北宋後期以後所燒造。 《宋代刻花棒槌瓶》於1956年納入史博館館藏,是當年館方接管由教育部撥交二批日本歸還古物的第一批。日本歸還古物乃自甲午戰爭以來,日本劫回國內或未經我政府許可擅自發掘的文物,二次大戰後由政府向盟軍駐日總部提出追償。1947至1948年間在臺灣接收六批歸還古物,計一百零五箱,一千四百九十三件,當時均由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代管。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