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獸形紋璧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獸形紋璧》(館藏編號89-00052)碧玉質暗綠與紅褐沁斑均勻雜布,器面分為內外圈層兩部分,以陶索紋分隔,璧外緣與孔緣皆有廓,玉質外圈區飾四組雙身獸面或龍紋,飾陰線刻互相盤繞交纏蟠虺紋,內圈區飾以交叉蒲紋,內填線刻穀紋,器面可見白色風化及褐色沁斑。此玉璧上的花紋,整體觀之,似乎可以視為四組龍紋(一首雙身的龍)與穀紋結合的表現形式﹔穀紋象徵天上的雲氣或生生不息的榖芽,龍是可以昇降天地間的神奇動物,因此,花紋所欲表現的意念,與漢代人相信的,靈魂可以乘龍昇天之觀念相契合。此類玉璧以西漢中期製作與使用的最盛,屬大型玉璧,正反面紋飾皆一致而對稱,一般為王公貴族方得使用,推測亦為朝廷賞賜之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西漢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