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柄形玉飾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柄形玉飾》(館藏編號89-00043)青玉質,器受土沁及風化,器表呈白色沁痕,此器上平直,下有榫,上端有一道凸稜,兩側略呈弧形,器身上寬下略窄,呈長方T字形。此器目前在學術界仍存爭議,學者認為是一種柄形玉飾,為祭祀用器,有時結合青銅器或漆器等,尚無確切定論。 玉柄形器是夏至春秋初年中原地區比較常見的具有某種特殊意義的重要禮器。從時代上看,自夏代始,歷經商代早期、商代晚期、西周早中期,至兩周之際。其主體部分不僅沿用以往常見形制,更創制出長方的牌形、彎弧的璜形、半圭的璋形等新器形,且器身多有扉棱鑲邊。西周時期表面通常琢有仰首挺胸、氣宇軒昂的神人紋、鳳鳥紋。下端除了常見的三角底和榫狀底外,還產生了不少的抹角平底。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西周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