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編磬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石編磬》(館藏編號88-00407)編磬是將各種不同音高的磬,編列懸掛而成,每磬一律,共十六枚,自黃鍾起至高八度的夾鐘止。磬的背脊一邊長(稱鼓),一邊短(稱股),器面中開一圓孔,以便穿繫懸掛。 我國古人將樂器按其製作材料分為八類,既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為之八音。「磬」是我國古代的打擊樂器。用磬石製成,八音之中被稱之為「石」。磬的聲音清遠而剔透,音色優美穿透力很強,古代時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其聲被喻意為鳳凰的叫聲,傳說聆聽磬聲者會吉祥如意。《廣異記》記載「磬聲一振,鬼神必聞」。磬是象徵身份、地位的禮器。古代擊磬者,必先沐浴、焚香、朝拜,然後才得擊磬。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周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