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刻飛天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石刻飛天》(館藏編號87-00052)。此件石刻為殘片,長20公分、寬9公分、高23公分,石灰岩,正面刻有三位在空中飛翔的神仙,各執樂器演奏仙樂,分別是彈撥類的琵琶、吹奏類的笛,第三位則因損毀無法辨識。飛天或稱伎樂天,出自佛經,有一說是佛教中「乾闥婆」和「緊那羅」的化身。「乾闥婆」即「天歌神」或「香音神」;「緊那羅」為「天樂神」,原為夫妻,後為『天龍八部』眾神之一。傳說天要作樂時,飛天其身自現異相,飛行於天空,手持樂器,是佛教中歡樂吉祥的象徵,此件推測為南北朝東魏時期所作(西元534-550年),中華鹿野苑藝文學會於民國87年贈與本館典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東魏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