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造佛七尊像碑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石造佛七尊像碑》(館藏編號84-00559),石灰岩造之佛七尊像碑,由於在碑陰(背面)的造像題記之中,出現「大齊武平七年」記年(576),以及「張解」等造像人姓名,是故又可正名為《北齊武平七年張解等造佛七尊像碑》。整座造像碑是採三面開龕造像,其中碑陽(正面)分為四層開龕造像,碑身東(右)、西(左)兩側,亦各開有小龕像與供養人題名。位在最上方的碑額,從殘存的左上角來看,尚有蟠龍低首伸足的造型,故可推測為「蟠螭額」形式的造像碑。 關於龕像主題方面,位在碑陽的上層是主要的主龕,龕制為方形之寶蓋帷幔形式,另在龕楣處垂飾有華麗的流蘇彩飾,龕內是佛坐七尊像,主尊佛結跏趺坐於高腰須彌座上,右手施無畏印、左手似持與願印,主尊佛兩脅各有比丘立像、類似佛陀形象的辟支佛立像,以及最外兩側的脅侍菩薩立像。其次碑陽的中層中央,開有一小尖拱形龕,內為交腳菩薩三尊像,主尊菩薩交腳坐於束腰高座上,座下表現一個半跪姿狀的侏儒形地神,龕外還立有二個護法神的力士像。另在交腳菩薩龕的上方,並列四個飛天伎樂,由左至右分持箜篌、橫笛、笙和琵琶等四種樂器,點綴出法喜莊嚴的隆重場面。位在碑陽的下層,即是該碑的供養人及供養區,劃分為一大四小等五個區域,正中最大的區塊有一摩尼寶珠,或造型類似的香爐供養具。至於碑側的兩面,因寬度較窄而簡單直立上下開龕,龕內均為三尊像的結構,如碑西上為佛坐三尊像龕、下為菩薩三尊立像龕;碑東上為佛坐三尊像龕、下為佛三尊立像龕。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北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