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白玉穀紋碗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白玉穀紋碗》(館藏編號71-01061),白玉質,稍見赭色痕,底見玉皮黃褐色,帶沁斑,碗為圓直口圈足,碗器胎較厚,碗沿有缺,腹部有複線陰線刻穀紋,為實用器。 中國玉器的製作工藝,源於石器的製作,之後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逐漸完備。新石器時代的琢玉方式較為簡易,而戰國至兩漢,由於金屬工具的普遍運用,使玉器雕琢技藝空前提高,成為玉器史上的一個高峰,至清代晚期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玉器製作工藝流程,如清末李澄淵即繪有《玉作圖》,紀錄描繪了當時製玉的主要步驟。該器物為楊達志先生於1980年代私人收藏捐贈。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