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青玉虎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青玉虎》(館藏編號71-00943),本件青玉虎為圓雕器,兩眼陰線雕刻,圓大口部張開似有吼聲,四肢彎曲伏地,尾部高翹背部龔起,全器呈暗褐色胸部段有斑點。 琢雕成虎形的玉器,古時用於禮西方,位於六種瑞玉之末。在考古發掘中出土的和傳世的虎形玉器,有圓雕、浮雕和平麵線刻的虎紋,多作為佩飾之用。表面刻虎紋的玉器應依器命名,前加“虎紋”二字;對於虎形玉器,有孔的可稱虎形玉佩,無孔的可稱為玉琥。商代玉琥或作圓雕,或作薄片雕。昂首,圓眼或“臣”字眼;張口露齒,身飾雲紋或條形紋等屈足或作行走狀,長尾後卷。此件《青玉虎》於1982年由楊達志捐贈史博館典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